袖扣(Cufflink)相傳起源于古希臘。應該是14至17世紀,也就是哥德文藝復興時期到
巴洛克時期,在歐洲廣為流行的男士裝扮藝術之一。對于講求品位的男人而言,也許除了戒指之外,袖扣就是面積最小的裝飾了。因為其材質多選用貴重金屬,有的還要鑲嵌鉆石、寶石等,所以從誕生起就被戴上了貴族的光環,袖扣也因此成為人們衡量男人品位的不二單品,而挑選、搭配、使用統統都是男人的一門學問。
金屬袖扣需要將襯衫或者西裝的袖子的領子卷起然后夾住,這時候袖子就變成了扁的,需要袖子比較寬松時才用得到袖扣,大多都是在商務場合搭配西服時使用,屬于商務裝的配件之一。
袖口成為襯衫的一個重要展示部件,是在1530年之后出于御寒的目的才逐漸存在的。當時或者將袖子尾倒折(法式雙疊的雛形),或是另外接上一塊布,然后在手腕的部位用繩子(這根繩子后來就發展成了袖扣的近親袖鏈)連接,這樣袖口前段就會像花朵一樣展開,再配合不同質料顏色,相當漂亮。
在當時的風尚來看,這樣漂亮的袖口隱藏起來是不道德的,所以就會安排袖口露出外衣若干厘米,讓漂亮的袖口得到充分的展示。而當西服和襯衫走到了一起之后,襯衫的這條穿著規則也被保留了下來,長此以往變成了穿著西服的重要規則。既然袖口的露出是為了展現漂亮的袖口,那么現代襯衫普通的紐扣的襯衫有露出來show一下的必要嗎?是的,只有使用了袖扣,袖口才有必要露出西服,將各種式樣的漂亮金屬袖扣展現給大家看看。